聚焦女性 资讯 近乎沦陷的七夕,恰是社会最真实的写照!

近乎沦陷的七夕,恰是社会最真实的写照!

若不是手机信息提示,或者身旁有人聊起,大抵很多人都已经忘记今天就是传说中「七夕」。又是一年,又是365天,斗转星移,鹊桥边那对隔岸相望情侣,现在还有人多少人记得吗?

中国有着很多的传统节日,「七夕」可谓是其中颇为悠久一个,早在春秋战国之前,就已经有文字记载了有关“牛郎织女”的故事,目前可考据的文学作品中,有诗曰:

维天有汉,监亦有光。跂彼织女,终日七襄。

虽则七襄,不成报章。睆彼牵牛,不以服箱。

——佚名《诗经·小雅·大东》

为什么不是“九夕”?

几千年来「七夕」都不是简单的节日,两千多年前,根据夏人的原始宗教信仰和天文立法知识,可以推定出原始夏历的纪日方式,从而衍生到中国本土的传统宗教信仰。「七夕礼仪」、「七七丧葬礼仪」等等习俗,看似不合符中国人以「九」的思想,其实「七」所代表的含义自有其道理。

织女是母系社会最后一位先妣神,牛郎则是父系社会最先出现的先祖神,夏朝人因为文明的进步,完成了神灵对象由珍奇动物到人物的转换,后来进而推动了中国男权社会的发展。女人不再是社会的主导地位,「九」更多的时候是为高级男性人物准备的,而女人哪怕地位再高只能屈居「七」。

  2016年七夕,惠州某咖啡厅举办一场“还原真实七夕节”文化普及活动,图为身着汉服的姑娘在赏灯

汉末徐整《三五历纪》中提到「数起于一,立于二,成于五,盛于七,处于九」,《周易·既济》中也提到「六二,妇丧其茀,勿逐,七日得。」“七”作为极数,古人举行部分宗教活动,有意选在“七”日,有意关合“七”,从而传统生活习惯中一切的“七”,是在让女儿身与月亮有机的融为一体。

古人以七日为准,刚好反映月亮周而复始发生变换时机,而女人经期经过四个七,正好来月经。所以“七”同时象征着生命力和繁殖力,女人的能力与月亮有着无可置疑的相似,是上天安排的无限生殖神力。

  2017年七夕节,年轻人在江西鄱阳湖都昌矶山水域浅水滩用焰火表达爱情

「七夕」最开始的设定中,更多的是为了维系原始文明与现代文明之间的衔接。古人在设立“七夕祭祀”之前,青年男女无论婚否均可以纵情野合,而“七夕祭祀”设立之后,这种群婚时代的自由,对已婚男女开始了约束力,他们平日里被严禁越轨,但是在一年一度的“七夕祭祀”中却可以完全放纵开来,这就是牛郎织女神话的本像。

“牛郎织女”的故事在很多情节,是古人社会真实的写照,同时是社会演变过程中所需要信仰。但是「七夕」也并不是一尘不变的,随着社会不断的进步,社会需要注入新的价值导向,「七夕」所代表的含义也逐渐发生了改变。

七夕,从“生殖崇拜”到“乞巧求缘”

“牛郎织女”的故事起源于春秋战国之前,成型于汉朝,前后两千多年历史中,「七夕」的含义在宋朝中后期,发生了质的改变。先来看看当时的诗词:

我笑牛郎织女,一年一度相逢。欢情尽逐晓云空。愁损舞莺歌凤。 牛女而今笑我,七年独卧西风。西风还解过江东。为报佳期入梦。

——陈东《西江月》

陈东这首诗是写自宋朝南渡之后,表现出冷酷的现实,击碎了欢度「七夕」佳节的梦想。人们只能靠回忆自我安慰,充满山河破碎的沉思之痛。热闹的「七夕」开始变得令人无限的感伤,文人的字里行间里,「悲情七夕」的论调让本意的“性奋”褪去了原始色彩,「七夕」开始脱离了“生殖”的色彩,被人们赋予更多的文化气息,完成了文明社会与原始社会的正式脱钩。

  2012年七夕,南京市民出于许愿,将红丝带系在莫愁湖的枫树上。

2012年8月19日,江苏省南京市,传统民俗活动“许愿”,身着汉服的女孩把许有自己愿望的红丝带系在了莫愁湖的枫树上。

当封建社会没有开化的时候,社会的封建程度只会随着年月变得更加封建。「七夕」在封建社会中后期,因为存在部分妇女借这个时机表达包办婚姻的反抗、争取婚姻自由等思想,所以「七夕」慢慢衍变成「乞巧」,向织女学习手艺与修养,向牛郎学习种种劳作精神,当然其中的“三从四德,择一而终”也是当时社会宣传的方面。

闺女求天女,更阑意未阑。玉庭开粉席,罗袖捧金盘。

向月穿针易,临风整线难。不知谁得巧,明旦试相看。

——祖咏《七夕》

上千年历史中,受长期封建礼教的束缚,「乞巧节」不可避免成了真正的「女儿节」。虽然由于社会地位、经济状况不同,有不同的表现,但是家家户户的女人在这一天都要着意打扮,织女成为了妇道的典范。

七夕,中日传承的差异化

“牛郎织女”传说故事和「七夕」起源于中国,这个是没有多大争议的。日本名著《万叶集》中有许多咏“牛郎织女”的诗篇,由于对故事的热爱,日本人经常把自己身边的环境,与故事中的情节靠拢。有一点比韩国人强的是,日本人无论是学者还是平民,他们还是知道“牛郎织女”的发源地是中国。

1991年甚至有人根据《万叶集》中所说的“天河口”,跑到了湖北襄樊的老河口,称此地是“汉水连天河”。可惜当时襄樊人对此没有研究,不知道发生了什么。但这丝毫不影响后来「七夕」在日本的传承,甚至目前很多外国人误以为「七夕」的风俗,就是日本这一套,纷纷学习日本当天的场景布置和活动安排。

  当地时间2014年7月4日,日本平冢,大街小巷张灯结彩,民众穿上传统和服,庆祝七夕节

当中国醒悟到「七夕」重要性的时候,目的反而让人心生怀疑。近些年来,河北省鹿泉市在当地以“抱犊寨”开发了“牛郎织女”景点;江苏太仓也开发了“牛郎织女”的景点。正因为故事本身只是传说,不具有可考据性,全国各地都在争抢这对“神话中夫妻”,一时各种各样的研究都朝着地理位置奔去。而参与其中的人,更多的是做为游客在路过景点时候,才知原来「七夕」是这样啊。

七夕的沦落,是社会真实的写照

在社会转型期「七夕」遭到冷遇,有传统的断代、社会转型的影响、西方文化的冲击、妇女解放运动的兴起、女性地位的提高以及民俗的自然变迁等等原因。总之,中国传统民俗节日的衰败已成为不争的事实,片面的将原因归结其中之一,思路都是狭隘的。

2006年5月20日,「七夕」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,原本是想重振中国传统文化的习俗,但是在商人眼里,这些全都变味了。

  2016年七夕当晚,沈阳某商场举办接吻大赛,以时间与难度决定胜者,参赛情侣受黄金首饰大奖刺激,频频上演高难度接吻动作。

现代实用型经济学中讲过,中国人的消费能力按顺序排列是:女人>小孩>老人>狗>男人。如果说清明、中秋、重阳、端午之类节日尚且商业化的空间有限,那么「七夕」注定是逃不过的,全社会商家等着这天男人能够大方掏出钱包,买买买逐渐变成了「七夕」的全部。「七夕」是做什么的,大概是为了男人正大光明给女人买东西而设立的吧。

滚开,「七夕」从来都不是什么「西方情人节」!

虽然最开始的「七夕」事实上并没有大家想象中的那么纯洁,但是随后多年的适应中,至始至终保持了“两情相悦,厮守终身”的爱情价值观。然而这一切,相比现代人的爱情观,这牛郎织女也太OUT了,换妻、包二奶、养小三、傍大款、找干爹,现在男人和女人们的日子过的那叫一个滋润。社会中还有多少男女是两情相悦,并且一辈子心心相印不离不弃,寥寥无几。

  2014年七夕,郑州市紫荆山附近某娱乐会所门前,一场梦幻的鹊桥相会精彩上演,为七夕夜增添了几分仙境般的浪漫。

传统节日承载着一个民族历史进程中沉淀下来的性格、信仰、观念、思维方式、价值观念、道德情操、审美情趣等民族文化内涵,是民族精神在特定的社会土壤上长期孕育的结果和重要载体。

「牛郎织女」在夏朝时是生命繁殖的写照,「七夕」在宋朝时是亡国之痛,在往后封建社会中是女子相夫教子的写照,那么如今社会的「七夕」何尝不是社会最真实的写照。

中国传统文化大抵除了汉字还能被所有人接受,其它的文化都在慢慢的消失,一个接着一个,一个又一个,一个下一个。多年来,这个社会总能找出一款理由,让民俗披上世俗的色彩,让民俗披上封建的色彩,让民俗披上落后的色彩。一个拥有着两千年历史的「七夕」,终于迎来了最失败的一次改变。

  2013年七夕,扬州市同为80岁老人的唐玉明与杨玉梅,他们携手走过了60年风风雨雨,当日,恰逢他们“160岁生日”

很多媒体宣扬庸俗的爱情观,与「七夕」原本对爱情的定义和文化内涵背道而驰。“牛郎”做为一介农夫,歌颂的就是他那纯粹的爱情,无论金钱、地位,都可以爱得所终。反观现在社会,到处宣扬“有车有房有钱”的爱情观,人们已经淡化了爱情真正的意义。世俗中所指的“牛郎”都变成了色情角色,这样的故事未来还想要怎么讲下去。

本文来自网络,不代表聚焦女性立场,转载请注明出处:http://www.focusonlady.com/news/17595.html

这是七夕节最残忍的礼物,很多人还不知道!

红过陈乔恩,拒绝霍建华,出道20年14段情!一手好牌打得稀烂

发表回复

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 * 标注

返回顶部